新闻中心

首趟中亚班列货物从广州港南沙港区装船出海,打通“中亚-广州-东南亚”出海物流新通道(图)

  10月6日,首批21个来自中亚班列的集装箱从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码头装船出海,发往印度尼西亚。广东中亚班列首次以“铁路—驳船运输—海运”的铁水联运方式走出国门,打通“中亚-广州-东南亚”出海物流通道,实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无缝联运。

  此次从南沙港区出口的货物是自乌兹别克斯坦进口的钾肥,重1113吨、货值约12.8万美元。该批货物从乌兹别克斯坦丘库尔塞启程,经大朗通过公路转关运输至滘心码头,并采用保税间货物流转模式从滘心保税仓驳船运输,转运至南沙综合保税区。在南沙港区综保区内完成铁路集装箱到海运集装箱散货一对一换装,最后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南沙港区出海发往目的地印尼。通过铁、陆、海的无缝联运,在南沙港区完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心脏地带”,仅钾肥一项,该国每年可为中亚生产商和东南亚买家提供4万吨以上产能。广州南沙港和中欧班列优势互补,打出多式联运“组合拳”进一步延伸国际物流通道,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更多跨境物流选择。

  广州港股份高度重视中亚钾肥运输工作,召开“中亚海铁联运回程班列操作专题会议”。以生产业务部作为总协调,广州港物流、船务公司、南沙二期、南沙三期相关操作人员作为小组成员。广州港物流设计全程物流运输方案,船务公司的“穿梭巴士”提供驳运服务,南沙二期和南沙三期共同合作完成货物的换装和装大船工作。广州港各作业公司密切合作,在口岸部门的支持下,充分发挥海铁联运优势,高效完成中亚钾肥从大朗到南沙港区的运输和换装工作。

  广州海关对中亚班列的过境运输给予大力支持,制定十五条细化措施推动中欧班列承接空运和海运货物转移,包括允许企业自主选择通关模式、减少报关次数降低报关成本、加强枢纽站点建设、促进多式联运业务发展等。中亚班列货物在南沙港区进出区累计通关时间1小时,确保货物按照既定船期等候出港。此次通关实现了货物“运抵、调拨、换柜、清关”全链条信息化作业,远程监控管理。(文:于文 何嘉丽 图:朱俊坤 许雅丽)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