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南沙国际通用码头水工主体结构动工(图)

  3月28日,广州港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水工主体结构正式动工,标志着这项总投资约75亿元的"超级工程"迈入重要施工阶段。

  据悉,该码头规划建设2个15万吨级和2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配套14个3000吨级驳船泊位。自2023年12月28日启动以来,已完成陆域形成吹填施工。此次动工的水工主体结构涵盖码头桩基、承台、梁板等核心工程。项目整体预计于2027年年中满足投产运营条件。

  据介绍,项目建设秉持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绿色港口,积极引进船舶岸电系统、自动化设备、电动集卡、智慧闸口等一系列智能化、绿色化设备和技术为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投产,广州港建设团队以“湾区先锋”的姿态蹄疾步稳推进建设,高质量完成施工图设计和方案优化;针对复杂地质条件,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有效保障地基处理质量;严格按照规定处理污水、尘土等潜在污染源,确保海域水质、空气质量双达标。

  作为广东省、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南沙港区将新增1550万吨年货物通过能力和50万标箱集装箱处理能力,与现有20个深水泊位形成超16公里的连绵岸线,构筑起华南地区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码头集群。依托南沙港铁路、高快速路网及珠江水系航道,进一步升级完善南沙港区的“海、水、铁、公”立体多式联运物流体系,有效降低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物流成本。文|甘永军  图|谭振鹏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