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国内单一码头最大IGV车队!南沙四期158台“具身智能”无人车列阵领跑(图)

         近日,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第四批自动化设备的20台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水平运输智能导引车(后简称IGV)抵港。至此,南沙四期IGV车队扩员至158台,标志着国内单一码头最大的IGV车队系统全面成型,进一步提升智慧港口装卸服务能力。

  据悉,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IGV的电池、电机、控制器、编码器等关键组件均实现国产化,有效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和后续维修所需备件供应周期,保障生产经营设备利用率。20位新兵入列,不仅是IGV集群应用在规模上的一次突破,更是港口设备领域在国产化技术方向的全面突围。

  据悉,南沙四期技术团队始终锚定自主可控的长远目标,创新设计自动化设备本土化方案,产研相结合,从硬件架构到软件算法构建了完整的自主技术生态层,累计获得130多项专利,树立了国产化替代+自主创新行业标杆。

  在定位导航方面,技术团队创新性采用北斗+激光+堆场数字模型+气象感知判断等多源融合定位策略,可以根据不同区域卫星的信号强弱特征来自适应地切换融合定位算法,目前,IGV可实现±3厘米的定位

  在安全防护方面,IGV前后车体搭载独属于自动化港区的智慧之眼,激光与视觉相互配合,通过算法对扫描出的物体实施分级管控,将人、车等归类为危险障碍物并触发毫秒级制动,防止自身和他人受到伤害值得一提的是,南沙四期IGV首创障碍物热力图实时推送功能,让安全管理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判的跨越

  在能源管理方面,南沙四期开发智能化算法,IGV根据每天日出日落时间自主控制大灯开关。研发智能调度系统动态计算IGV最优行驶路径,制定智能能量管理策略合理安排IGV充电调度。这套集感知、决策、执行为一体的闭环控制体系,使IGV能耗效率较传统模式降低10%以上标志着港口自动化装备从“机械执行”向“具身智能”的质变,为中国智慧港口建设注入了思辨力赖炜亮 余文星 林道远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