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国内首个智慧水产品安全中心在黄沙水产中心落成(图)

  近日,国内首个集“产品溯源-检验检测-智慧监管—食安宣教”于一体的现代化水产品安全中心在黄沙水产中心建成。

  据悉,黄沙水产中心通过打造国家标准检测中心、创新全流程溯源管理,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形成覆盖交易流通环节的智慧监管网络,以数字科技之力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水产品安全中心采用多项先进科技,亮点纷呈。

  科技硬核护航 构建“四位一体”安全防线

  高规格配置国家标准水产品检测中心,开发数字化实验室管理系统,实现从客户委托到报告管理的全流程可知、可控、可视化,以国企担当筑牢水产品安全智慧防线。

  精准检测。配备技术领先的液相色谱、质谱仪等专业检测仪器设备60余台,实现兽药残留、添加剂、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等50余项风险指标的高精度检测。通过自主研发快速检测试剂卡,实现高效快速检测,年检测能力达10万批次。该技术已向国家申请发明专利。

  全品类覆盖。建立鱼类、贝类、甲壳类等水产品专属检测模型,针对高风险品类实施“一品一策”强化监测,对不合格产品100%进行下架回收处理。

  智慧溯源。依托“数字黄沙”食品检测与溯源系统,运用物联网+二维码技术,生成商户唯一“数字身份证”,扫码即可查看商户资质、产品进场报备、产品检测结果等信息。

  风险预警。建立大数据分析系统,监测来自50多个主产区水产品入场检验信息,有效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实施“双监管” 打造智慧化监管新模式

  针对水产品批发市场人货流动大、风险节点多的特点,创新推出“驻场检测+智能巡检”双轨监管模式:

  驻场快检实验室。在黄沙水产中心设立驻场快检,配备盐度计等各类快速检测仪器设备,实现场内水产品“全覆盖检测”。

  智能巡检系统。通过智能化集成平台,收集视频监控、照明、出入口控制等数据信息,利用总控室和消控室,实时监控交易场地安全、温湿度、照明等情况,对设备故障和异常数据进行预警,大大缩短问题整改响应时间和效率。

  溯源升级行动。推行“一车一码”“一户一档”管理,建立批发商电子档案,实现市场全部商户接入溯源系统。

  标准引领发展  共筑水产行业诚信生态

  作为全国水产品龙头企业,黄沙水产主导制定《海产品暂养水水质标准》《海水晶》《水产市场诚信计量管理规范》等多项团体标准,填补多个行业空白,引领行业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打造了诚信计量监管的“黄沙模式”。率先执行“退一赔三”和“先行赔付”等管理方式,被纳入消费权益保护的基本标准,成为行业规范的模板。通过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开展行业培训等方式,带动国内同行水产市场完成诚信计量管理升级。“黄沙模式”从广东走向全国,推动“足斤足两”与“食安质优”成为行业标配,为消费者打造真正放心的“双信”市场。

  开放共治共享 构建食安宣教生态共同体

  以推动新技术研究和产学研成果转化为目标,打造全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示范标杆。创新构建全景透明实验空间,采用玻璃幕墙,通过实验操作区无遮挡布局设计增强观摩沉浸感,打造实验全域可视化,公信力与科技形象双重提升。秉持“食品安全共治共享”理念,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和党团日活动等,在场内设立移动检测摊位,开展“你送我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水产品安全养殖知识宣传等活动,构建食安宣教生态共同体。

  据介绍,黄沙水产把握国家大力支持开展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契机,高质量服务广州市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推进“产地到餐桌”全产业链体系建设,推动传统水产品批发市场数智化、绿色化双“化”转型。而黄沙水产中心是承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黄沙水产交易市场转场经营的重要载体,是广东省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的重要节点,也是广州市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黄沙水产将继续以科技创新升级水产品安全治理体系,用国企担当织密全链条防护网络。未来,黄沙水产将持续深化“进场严控、过程智管、终端保障”的战略布局,让每一份水产品都经得起检验,让千家万户的餐桌承载更多安心与幸福。(文|汤梦婷 郑培珊 图|秦烨臻 黎其骏)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