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精准发力,破解发展难题
为了解决发展路上的“拦路虎”,监督机制在破解难题上发挥起关键作用。
大型巴拿马船型接卸效率低于同行,耗时超过3天,作业效率偏低怎么办?监督专班深入码头一线,推动建立了“老带新”的传帮带机制和专项培训,并通过定期的技能考核和实操比赛,实实在在提升了关键岗位员工的技能水平。
深水码头设备老化加速、故障增多,怎么办?监督专班推动建立了覆盖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精细管理台账,明确了更细致的保养计划,同时开通了配件采购的“绿色通道”,这一系列措施成功将设备计划外停机时间压缩了30%以上。
生产组织中时有“人等设备”“设备等工单”等现象,造成资源浪费,怎么办?监督专班牵头梳理优化了整个作业流程,改进了排班机制,让现有的人员和设备资源都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
部门之间衔接不畅、信息传递慢,怎么办?监督专班将跨部门周调度会制度化,打通了信息壁垒,确保各项生产指令能够迅速、准确地执行到位。
泊位紧张导致矿砂船长时间锚地待港,怎么办?监督力量全程介入泊位调度方案的优化,科学规划船舶靠泊顺序,最大程度减少了船舶等待时间。
重点业务亮眼,监督成效显著
监督带来的效能提升,在粮食和钢材两大核心业务领域尤为显著。
在粮食业务方面,监督机制全程跟踪市场动态分析和货源组织,督促业务部门将“提前布局、积极营销”的策略落到实处。通过对堆场规划合理性和客户沟通及时性的持续关注,有效提升了货物的周转速度。截至8月,粮食货物的自然吨量实现了37%的同比增长,监督有力保障了粮食供应链的稳定高效运行。
钢材业务的跨越式发展更是离不开监督的保驾护航。依托保税堆场和铁路专线的独特优势,监督小组特别关注镍铁新货种的培育进程,全程协调股份公司和兄弟单位的合作,确保资源支持精准到位。自7月11日成功开行首列镍铁“散改集”铁路班列后,监督持续跟进发运效率和流程优化,推动后续月均“散改集”发运镍铁量稳定在1万吨以上。截至8月,钢材货物自然吨量同比增长62%,助力茂名广港加速打造镍铁货物重要进境集散地。
效率质量双升,服务口碑攀升
在日常生产组织中,监督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面对船舶到港不均衡和频发的极端天气等挑战,监督机制促使生产部门将“提前谋划”真正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通过不断检查资源调配的合理性以及应对措施落实的时效性,整个团队形成了“分秒必争、抢抓效率”的攻坚氛围。
在监督的持续推动下,从清卡、绑卡到装货等一系列作业流程都得到了优化,货物从进港到出港的时间成功控制在四个半小时以内。同时,在装车归堆、卸车等关键环节,风险管控持续强化,发现问题都能得到100%的整改落实。这不仅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更实现了货运质量风险的全过程有效控制,茂名广港的服务口碑也随之稳步提升。(文|黄哲泳 付伟 图 | 付伟)